寻芳陌上花如锦,折得东风第一枝。

寻芳陌上花如锦,折得东风第一枝。

词典释义 (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)

寻芳陌上花如锦,折得东风第一枝。

寻芳(尋芳)xún fāng(1).游赏美景。 唐 姚合 《游阳河岸》诗:“寻芳愁路尽,逢景畏人多。” 宋 朱熹 《春日》诗:“胜日寻芳 泗水 滨,无边光景一时新。”(2).喻狎妓。《花月痕》第八回:“﹝ 荷生 ﹞独自玩赏了一回,鸟声聒碎,花影横披,遂起了访友念头,寻芳兴致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陌 mò《國語辭典》陌 [ mò ]名田间的道路。南北为阡,东西为陌。如:「阡陌纵横」。《文选·曹操·短歌行》:「越陌度阡,枉用相存。」晋·陶渊明〈咏荆轲诗〉:「素骥鸣广陌,慷慨送我行。」市中街道。《后汉书·卷七四上·袁绍传》:「士无贵贱,与之抗礼,辎𫐌柴毂,填接街陌。」唐·王昌龄〈闺怨〉诗:「忽见陌头杨柳色,悔教夫婿觅封侯。」副突然。《刘知远诸宫调·第二》:「正是相别,陌闻人叫。」《三国志平话·卷中》:「众官未吃,陌闻一声响亮若雷。」同「蓦 」。上 shàng/shǎng《國語辭典》上 [ shàng ]名物體的表面、高處或邊側。如:「門上」、「山上」、「樓上」。《論語·子罕》:「子在川上,曰:『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。』」皇帝。《史記·卷八·高祖本紀》:「上問左右,左右爭欲擊之。」尊長或在上位的人。《禮記·王制》:「樂事勸功,尊君親上,然後興學。」《孝經·士章》:「忠順不失,以事其上。」首座。《禮記·曲禮上》:「席南鄉北鄉,以西方為上。」表示範圍或某方面。如:「路上」、「世上」、「文學上」、「感情上」、「公堂上」。動升、由下而上。《易經·需卦·象曰》:「雲上於天,需君子以飲食宴樂。」唐·王之渙〈登鸛雀樓〉詩:「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。」去、到。如:「上街」、「上天津」。進呈。如:「上表」、「上書」、「上奏」。添加。如:「這鋪子總不上新貨。」教讀。如:「今日老師上了那課?」安裝。如:「上燈」、「上刺刀」。《鏡花緣·第三七回》:「鏤窗上鎖,不能開放。」旋緊。如:「上錶」、「上發條」。登載。如:「上報」、「上帳」。塗抹。如:「上漆」、「上顏色」。表示動作的發生或結果。如:「考上大學」、「關上大門」。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繼續。如:「愛上」、「迷上武俠小說」。表動作的方向。如:「爬上去」、「跳上來」。形最好的、優等的。如:「上計」、「上策」。地位高。如:「上級」、「上流社會」。在前面的。如:「上篇」、「上卷」。《商君書·開塞》:「上不及虞夏之時,而下不修湯武。」接近、將近。如:「成千上萬」。《儒林外史·第七回》:「王員外共借了上千兩的銀子與荀家。」副表時間或次序在前。如:「上一位」、「上個月」。上 [ shǎng ]參見「上聲 」條。花 huā《國語辭典》花 [ huā ]名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,由許多變形的葉集生而成。包括花萼、花冠、花蕊、花托。可供人觀賞。如:「菊花」、「梅花」、「玫瑰花」。唐·崔護〈題都城南莊〉詩:「去年今日此門中,人面桃花相映紅。」形狀像花的物體。如:「雪花」、「水花」、「浪花」、「爆米花」。比喻美女。如:「姊妹花」、「解語花」、「交際花」、「尋花問柳」。唐·白居易〈霓裳羽衣歌〉:「嬌花巧笑久寂寥,娃館苧蘿空處所。」姓。如唐代有花敬定。形有花的。如:「花季」。有花紋的、雜色的。如:「花布」、「花貓」、「花邊」。式樣、種類繁多的。如:「花式游泳」。虛假的、巧妙的。如:「耍花招」、「花言巧語」。模糊不清。如:「眼睛都花了。」人心性不定、好玩樂稱為「花」。如:「花心大少」、「這個人很花,你最好不要和他交往。」動開花。唐·杜甫〈偪仄行〉:「辛夷始花亦已落,況我與子非壯年。」耗費。如:「花錢」、「花時間」、「這些錢夠他花的了。」如 rú《國語辭典》如 [ rú ]动顺从、依照。如:「如约」、「如命」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「有律以如己也。」晋·杜预·注:「如,从也。」如同、好像。如:「爱人如己」、「数十年如一日」。唐·白居易〈琵琶行〉:「大弦嘈嘈如急雨,小弦切切如私语。」往、至。如:「如厕」。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:「公将如棠观鱼者。」及、比得上。如:「远亲不如近邻」。《史记·卷七·项羽本纪》:「夫被坚执锐,义不如公;坐而运策,公不如义。」表示举例。如:「例如」、「譬如」。介于,表示比较。《吕氏春秋·仲秋纪·爱士》:「人之困穷,甚如饥寒。」连假若。《论语·述而》:「如不可求,从吾所好。」《镜花缘·第四回》:「姑且施恩,再限两个时辰。如再无花,就怨不得朕了。」或者。《论语·先进》:「安见方六七十,如五六十,而非邦也者。」助形容词词尾。相当于「然」,表情形或状况。如:「突如其来」。《论语·述而》:「子之燕居,申申如也,夭夭如也。」名姓。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。锦 ( 錦 ) jǐn锦 [ jǐn ]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:~旗。~屏。~标。~绣(精美鲜艳的纺织品,喻美丽或美好,如“~~山河”、“~~前程)”。~上添花。鲜明美丽:~霞。~缎。~笺。~鸡(鸟,形状和雉相似,雄的头上有金色的冠毛,颈橙黄色,背暗绿色,杂有紫色,尾长,雌的羽毛暗褐色。饲养供玩赏)。折 zhē/zhé/shé《國語辭典》折 [ zhé ]動摘取、弄斷。如:「反掌折枝」。《荀子·勸學》:「鍥而舍之,朽木不折。」彎、曲。《晉書·卷九四·陶潛傳》:「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。」疊。《後漢書·卷六八·郭太傳》:「嘗於陳、梁間行遇雨,巾一角墊,時人乃故折巾一角,以為林宗巾。」也作「摺」。損失、喪失。如:「折壽」、「損兵折將」。《醒世姻緣傳·第一五回》:「不要一句非言,折盡平生之福。」夭亡。《漢書·卷二七·五行志下之上》:「兄喪弟曰短,父喪子曰折。」宋·蘇軾〈屈原塔〉詩:「古人誰不死,何必較考折。」佩服。如:「折服」。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輕抵》:「宏自以有才,多好上人,坐上無折之者。」對換、抵銷。如:「以米折錢」。宋·蘇軾〈上神宗皇帝書〉:「買絹未嘗不折鹽,糧草未嘗不折鈔。」責難、責備。《史記·卷九·呂太后本紀》:「於今面折廷爭,臣不如君。」唐·劉禹錫〈天論上〉:「柳子厚作天說以折韓退之之言。」名折扣的簡稱。如:「打八折」。挫敗、難關。如:「百折不撓」。量詞:➊ ​ 計算折疊次數的單位。如:「把紙折成三折。」➋ ​ 計算戲劇分段的單位。如:「《竇娥冤》共分四折。」一種治病方法。如病熱極重者,應以大寒的藥劑折其焰而救其急。折 [ zhē ]動翻轉、迴旋。如:「折跟頭」、「折騰」、「折返」。倒出。如:「一筐子的梨都折了。」折 [ shé ]動斷。如:「棍子折了!」虧損。《漢書·卷二四·食貨志下》:「均官有以考檢厥實,用其本賈取之,毋令折錢。」《紅樓夢·第一○○回》:「前兩天還聽見一個荒信,說是南邊當鋪也因為折了本兒收了。」得 dé/děi/de《國語辭典》得 [ dé ]动获、取。与「失」相对而言。如:「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。」《孟子·告子上》:「求则得之,舍则失之。」演算产生结果。如:「三三得九。」遇。如:「得便」、「得空即前往拜访。」契合、适宜。如:「得体」、「得法」。汉·王襃〈圣主得贤臣颂〉:「聚精会神,相得益章。」快意、满足。《史记·卷六二·管晏传》:「意气扬扬,甚自得也。」可以、能够。如:「得过且过」、「不得抽烟!」、「得饶人处且饶人」、「所有员工均得摸彩。」用于谈话终了之时,表反对、禁止或同意。如:「得了,别再出馊主意了!」、「得,我们就照你的方法去做。」副相当于「何」、「岂」、「那」、「怎」、「难道」等,表示反诘的语气。唐·杜甫〈后苦寒行〉二首之二:「巴东之峡生凌澌,彼苍回斡人得知。」助置于动词之后,无义。唐·杜甫〈绝句漫兴〉诗九首之二:「恰似春风相欺得,夜来吹折数枝花。」得 [ de ]介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后面,表示结果或性状。如:「跑得快」、「觉得很好」、「美得冒泡」。得 [ děi ]副应该、必须、需要。如:「你总得让我把话说完。」《红楼梦·第六六回》:「出了月就起身,得半个工夫才回来。」得 [ dǎi ]动遭受。如:「他作恶多端,得了报应也是应该的。」东风(東風)dōng fēng(1).东方刮来的风。《楚辞·九歌·山鬼》:“东风飘兮神灵雨,留 灵脩 兮憺忘归。” 唐 杜牧 《赤壁》诗:“东风不与 周郎 便, 铜雀 春深锁二 乔 。” 杨朔 《海市》:“一般得春景天,雨后,刮东风,才有海市。”(2).指春风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孟春之月﹞东风解冻,蛰虫始振,鱼上冰。” 唐 李白 《春日独酌》诗之一:“东风扇淑气,水木荣春暉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回:“桃未芳菲杏未红,冲寒先已笑东风。” 刘大白 《湖滨晚眺》诗:“微波吐露东风语:明日是清明,青山分外清。”(3).代指春天。 唐 罗隐 《绵谷回寄蔡氏昆仲》诗:“一年两度锦城游,前值东风后值秋。”(4).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。 谢觉哉 《不惑集·干劲》:“而且东风已经在广大的工农劳动人民中刮起来了,仅仅是某些干部尚风平浪静。” 陈毅 《满江红》词:“喜东风浩荡海天宽,西风落。” 郭沫若 《新华颂》:“多种族,如弟兄,千秋万岁颂东风。”(5).菜名。《文选·左思〈吴都赋〉》:“草则藿、蒳、豆蔻……东风、扶留。” 刘逵 注:“东风,亦草也,出 九真 。”《齐民要术·五谷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》引 晋 顾微 《广州记》:“东风华叶似‘落娠妇’,茎紫。宜肥肉作羹,味如酪。”参见“ 东风菜 ”。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第一 dì yī(1).等第次序居首位或首位的。《史记·吕太后本纪》:“太傅 产 、丞相 平 等言, 武信侯 吕禄 上侯,位次第一,请立为 赵王 。” 宋 苏轼 《与梁左藏会饮傅国博家》诗:“将军破贼自草檄,论诗説剑俱第一。”《醒世恒言·杜子春三入长安》:“﹝ 杜子春 ﹞急鬆鬆跟着老者径到西廊下第一间房内,开了壁橱,取出银子。” 毛泽东 《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》:“夺取全国胜利,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。”(2).形容程度最深;最重要。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养羊》:“常以正月、二月预收乾牛羊矢,煎乳第一好:草既灰汁,柴又喜焦;乾粪火软,无此二患。” 明 李贽 《复士龙悲二母吟书》:“幸公虚心以听,务以 翰峰 先生为念, 翰峰 在日,与公第一相爱,如僕旁人耳,僕知公必念之极矣。”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·忆韦素园君》:“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,园中的一撮泥土,在 中国 第一要他多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枝 zhī/qí《國語辭典》枝 [ zhī ]名树干从旁生出的枝条。如:「枯枝」、「嫩枝」。《说文解字·木部》:「枝,木别生条也。」凡自同一本源而分出者。《左传·庄公六年》:「《诗》云:『本枝百世。』」《荀子·儒效》:「故以枝代主而非越也。」四肢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「堕枝体,黜聪明,离形去知。」通「肢」。量词。计算细长物体的单位。如:「一枝花」、「三枝毛笔」。姓。如汉代有枝百英。形不中肯的、不一致的。《易经·系辞下》:「中心疑者,其辞枝。」枝 [ qí ]名多出的脚趾。如:「骈拇枝指」。《集韵·平声·支韵》:「跂,《说文》:『足多指也。』或作枝。」同「跂 」。

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

相关文章

姜丹尼尔 Daniel Kang

姜丹尼尔 Daniel Kang

2025-07-27 阅读 4279
将您的 Steam 库添加到 Xbox 应用:分步指南
小赢卡贷放款中多久到账?

小赢卡贷放款中多久到账?

2025-07-14 阅读 646